动态发布
机动车道“瘦身”为宜居让出空间
来源:广州日报 | 作者:pmo6f928b | 发布时间: 2021-11-26 | 762 次浏览 | 分享到:

  据媒体报道,自今年3月1日以来,广州市全面开展道路交通秩序大整治专项行动,重点推进摩电治理,并有计划地建设完善慢行系统。全市已改造99.3公里非机动车道,新建机非隔离栏87.3公里,设置非机动车通道的路口达212处。这些举措有效地分离了机非交通,系统降低了交通安全风险。
如今,“慢行交通”已成为宜居城市的一个标志。一座包容性城市不仅要发展车行系统,也要发展慢行系统。否则,居民生活于一座只重视“速度”的城市中,难免会缺乏幸福感和归属感。

  正因为如此,建设“慢行交通”对一座城市的意义,已经不局限于提升城市硬件设施。“慢行交通”可以称得上是一座城市的文化符号,体现了城市生活的品质。
然而,城市寸土寸金,发展“慢行交通”的空间从何而来?广州同步统筹新建与改造两方面工作,为建设完善慢行系统腾挪出了空间。一方面,在新建道路时同步开展非机动车道建设;另一方面,在保证人行道宽度和车行道最小宽度的前提下,采取对车道瘦身、压缩部分绿化带等方式有序推进既有道路的非机动车道设置工作,让非机动车道生长起来。

  发展“慢行交通”,难在打通最后一公里。也就是说,要让各种交通出行方式无缝衔接起来。这既需要打通非机动车道“断点”,又需要有效破解快慢交通冲突。广州推动以问题为导向的“双微改造”(即交通组织微循环、交通设施微改造),充分发挥其“动作小、成本低、见效快、易于推广”的优势,提升了推进“慢行交通”的效率与质量,实现了“最后一公里”的通畅。譬如,让无人机参与设施优化工作,使交通组织方案更全面更精准;针对非机动车道不连续的问题,在完善非机动车道的同时,设置机非隔离护栏,提高道路安全性; 专门画设“人车分离”斑马线,让非机动车行驶的过街通道形成“回”字形;设置专门的非机动车待行区,统一规范非机动车等候交通信号灯的停车秩序。

  当然,构建城市“慢行交通”不只是优化配置公共资源,把路权交还给步行者和骑行者。从长远来看,城市“慢行交通”能否运转顺畅,和市民良好的出行习惯分不开。要答好这道综合考题,需要全社会配合各部门协同,积极行动起来,共同推进交通组织的持续改善。
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享受到“慢的乐趣”,让从容的“慢生活”流行起来。


新闻推荐

  • 广悦助力增城区永宁街简村村旧村改造项目安置房启动区顺利奠基
  • 越秀地产与广州地铁合作:未来5年项目将覆盖广州30个地铁站点
  • 马兴瑞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推进“三旧”改造促进高质量发展
  • 交流活动 | “产城融合·活力湾区”城市更新文旅产业交流分享会圆满举办
  • 交流活动 | 【活动预告】“改革试点·创新共赢”——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城市更新试点政策解析及案例分享暨市城市更新协会会员大会
  • 【活动预告】“改革试点·创新共赢”——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城市更新试点政策解析及案例分享暨市城市更新协会会员大会
  • 【转载】全力以赴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水平
  • 城市更新力度空前!广州两天内发布5条城市更新招标公告
  • 我国首个旧居住区综合改造团体标准发布
  • 走访活动 | 今日走访理事单位——广州宝能城市发展建设集团有限公司